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一)全国最美职工、全国劳动模范、敬业奉献模范郑久强

2018.4.25 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工匠精神内涵就是精益求精:

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4月20日,在“讲工匠故事,展劳模风采”展示交流活动中,台上的6位“工匠殿堂评委”格外引人瞩目,本期讲介绍3位大国工匠。


郑久强

        2015年10月13日,人民大会堂。“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之“敬业奉献模范”颁奖典礼正在隆重举行。
       领奖台上,身材高削、面容坚毅的郑久强——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以下简称“河钢唐钢”)首席操作专家,继荣获“全国最美职工”、“全国劳动模范”后,一年之内第三次斩获国家顶级荣誉桂冠。
2016年1月20日,郑久强当选为中国机冶建材工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兼职副主席。
从1997年成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郑久强的全国先进已经当了近20年,获得几十项大小荣誉。
河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于勇说:“郑久强是中国钢铁战线职工的一面旗帜,是河钢的一张名片。‘久强精神’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河钢宝贵的精神财富。河钢以‘振兴民族工业,担当国家角色’为使命,希望13万河钢职工在‘久强精神’的感召下,戮力同心、奋勇前进,为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而彰显作为。”
从2015年5月开始,河钢集团、唐山市总工会、中共唐山市委先后发出向郑久强学习的决定,掀起了一股学习“久强精神”的热潮。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郑久强扎根一线26载,默默坚守、持续精进、苦心孤诣,遂成一代“大国工匠”。支撑他一路走来的“久强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制造业的那些继承久远传统、技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而在中国,当今社会的喧嚣与浮躁,让很多人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然而,潜心审视,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从来不缺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缔造优质产品的保证,也是照亮企业基业长青之路的灯塔。
郑久强26年的职业追求,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注解。

工匠精神

 风起萍末:最是出钢时师傅那一挥手的潇洒

     “炼钢工就跟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看温度成分合适了,把手一挥,出钢!那动作特别潇洒!”

    “ 我刚工作那会儿,并没有特别远大的理想。当时就是想把活干好,不要让师傅骂。”郑久强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1989年郑久强从河钢唐钢技校毕业,分到了河钢唐钢一钢转炉车间。第一次进车间,郑久强就傻了。“看哪儿都害怕。天车吊着铁水包过的时候轰隆隆作响,转炉吹氧的时候钢花四溅。现场灰尘弥漫,气味刺鼻……当时什么想法都没了,脑子一片空白。”郑久强回忆道。
       想到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干一辈子,郑久强感到无比的失落。干炼钢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从“末助手”干起,然后是“三助手”“二助手”“一助手”,最后才是炼钢工,需要差不多10年,甚至更长!这让郑久强更加气馁。
转变,往往就在一瞬间。上班后不久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郑久强的心境。
      当时,19岁的郑久强身体很单薄,力气也小,有一次用取样勺取样,没取到钢水,只挖了一勺渣子出来。看样的炼钢师傅用小木板一扒拉渣子,没看到钢水,气得啪一下把木板摔到了地上。这一摔对郑久强的刺激特别大。从小到大,他都是很要强的人,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活干好,让别人瞧得起。”
      从此,郑久强工作开始上心,仔细观察别人怎么干,反复练习自己的操作,遇到不懂的积极请教。从最基本的取样、测温、和泥做起,他把每样工作都做到最好、干到前头,让师傅满意、省心。“就连师傅看样子用的那个刮渣板,我都找木板给他们劈好了准备着。”
       而在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中,郑久强也找到了工作的兴趣。
    “当时的炼钢师傅,就跟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师傅不说话,谁也不敢出钢。看样时,他拿小木板一扒拉,看温度成分合适了,小板往地下一摔,出钢!那动作特别潇洒!”郑久强说,自己对炼钢工产生了崇拜,对这种状态有了期待。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时起,郑久强确定了自己的志向:我就是要做一个炼钢工,要掌握最好的技术!
      有眼力劲儿,干活麻利,人也机灵,老师傅们都愿意教他。同时,郑久强特别注意运用上学时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印证实际问题,进步特别快。当时的炼钢师傅们,操作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比较缺乏,郑久强往往能够从理论上给他们进行解释。一段时间以后,老师傅们说:“久强不是我们的徒弟了,已经是我们的师傅了!”
      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小鲜肉”,流大汗、出大力,一班一班不知疲倦地炼钢,干得满手都是茧子。郑久强的努力,也引起了当时一钢厂领导的注意。厂里决定把他作为一个苗子重点培养。
      1993年10月,郑久强从“二助手”被破格提拔为炼钢炉长,这时他刚工作3年10个月,打破了河钢唐钢培养炼钢工的用时纪录,成为河钢唐钢史上最年轻的炼钢工!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工匠精神

 惟精惟一:每临大事,一定要做“定海神针”

     “我作为炉长,越是危险的时候,越应该冲在最前面,这是我的责任!”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出台了关于淘汰钢铁工业能耗高、环保差落后设备的规定。河钢唐钢敏锐地认识到了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节能的重要性,超前布局,分“三步走”,实施改造。
     “第一步是炼铁,第二步是炼钢,第三步是轧钢。我们一钢要淘汰所有8吨碱性侧吹转炉,改造成150吨顶底复吹转炉。”郑久强说,这是一种革命性改造,在当时是河北省最大、最先进的。
为了搞好改造,河钢唐钢派出多批职工到兄弟钢企学习。而郑久强却没能前往,因为他要坐镇老厂稳定军心。但鉴于已获全国技术能手、省劳模的郑久强的名气和影响,公司决定,新转炉第一炉钢由郑久强班组来炼!可谓是临急受命。
     “说实在的,新转炉开工两个多月了,我还没看到它是啥样呢!”郑久强深感责任重大,又压力山大,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三个星期了。
       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当时,郑久强带领他班组的弟兄们一面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一面研究探讨开炉方案。
新厂房高大空旷,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职工们时刻在紧张地忙碌着,热火朝天的场面非常壮观。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特别繁琐、繁重。他们每人负责一块,郑久强负责总协调各个系统,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现场活跃着很多工种的职工,可以说倾整个公司之力在做这件事。”郑久强说。
在开炉前的两个星期,郑久强他们都是没日没夜地干,基本上连轴转了,争分夺秒做准备。
1999年6月29日,是既定的开炉日。当时现场来了100余人,大家都很紧张。而郑久强班组成员则比较镇定,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定方案操作。
       当晚22时30分,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转炉慢慢倾倒,滚滚钢水喷涌而出!
    “成功啦!”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人们激动地握手、拥抱。为此忙碌了整整21天的郑久强和他的兄弟们,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河钢唐钢大转炉第一炉合格钢水炼出来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此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人们对郑久强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一次正在炼钢时,炉体的托圈漏水了,大量的水漏进了炉坑,特别危险。”炼钢车间丁班作业长、郑久强的大弟子张军告诉记者,钢渣、钢水都是一千六七百摄氏度高温,遇水会发生爆炸。有水不能炼钢,但在炼钢过程中发生了故障,只能把这炉钢倒出来再处理。
       祸不单行的是,正在出钢时,炉子的倾动系统断电了,炉子就摇不起来了。钢水马上就要出完了,炉子再不摇起来,钢渣就要进入钢水包中,会与已经脱氧的钢水发生反应而溢出,落进炉坑后马上发生爆炸!情况更加恶化,也愈发危险。
大伙这时候都吓毛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郑久强看了看现场形势,说:你们大伙赶紧撤。大家很害怕,都跑到了车间东边楼梯口附近,现场只剩郑久强。
      郑久强一边用步话机通知配电室尽快排除故障送电,一边用手不停地按操作台上的开关按钮。在钢水出完、渣子就要流出的千钧一发之时,来电了!他啪地一推,把炉子摇起来了,从而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
      “现在想想,确实挺危险。但那时候情况紧急,根本考虑不了那么多,就是一根筋要把这炉钢倒出去。如果有人在现场处理,有可能避免事故,如果没人处理那铁定发生爆炸,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我作为炉长,越是危险的时候,越应该冲在最前面,这是我的责任!”郑久强坚定地说。
         从这件事,人们见识了郑久强的临危不乱、果断坚毅,更看到了他的责任担当、无私无畏。
2002年,首届全国冶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转炉炼钢工比赛选定在河钢唐钢举行。
河钢唐钢是“转炉的故乡”,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炉转炉钢就是河钢唐钢炼出的。捍卫“转炉的故乡”荣誉的重任,又责无旁贷地落在郑久强的肩上。
    “其实,我差点与这场竞赛失之交臂。”郑久强告诉记者。原来,此时的郑久强已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名声在外,赛好了是锦上添花,赛不好则砸了招牌。
      犹豫中,郑久强想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想到公司对自己的培养,想到领导的信任和工友的支持——
参赛!
     接下来就是艰难的备赛。由于生产紧张,不可能脱产备考,只能是边上班边练习实践,回家以后抽空看书学理论。“那段时间,家里的一切事我都不管了,全身心投入备考。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都是这种状态。”郑久强回忆。
2002年5月26日,河钢唐钢一钢转炉车间。首届全国转炉炼钢工实际操作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轮到郑久强上场了。他从容不迫,操控若定,倾炉加料、降枪吹氧、倒炉,一气呵成。当时,目测炉温是必考项目。郑久强透过炼钢镜观察炉内火焰以后,报出了1648摄氏度的数值,经仪器测量,竟然分毫不差!简直是神乎其技。
“哇”,评委席爆发出一阵惊呼,都感到非常诧异。面对如此佳绩,郑久强谦虚道:可能是凑巧蒙对了。但其实这项“绝活”的背后,是他千万次地盯看转炉钢水、长期一点一滴揣摩积累的艰辛过程。
最终,郑久强获得了全国冠军,被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名扬天下。

工匠精神

 名烟利云:我的根永远系于河钢唐钢炉前

    “我不能拿本属于团队的这些荣誉去换钱!如果我走了,对不起这些弟兄,无法面对企业,良心上过意不去!”

2005年9月的一天。
    “喂,您好,我是xx钢厂的,我们这里上了一个大炼钢项目,想让您过来主持。您放心,待遇‘双80万’——安家费80万元,年薪80万元,来了就先给160万元。我们还能给您下岗的妻子安排一份体面的工作,您考虑一下?”一个电话打进了郑久强的手机。
    “感谢您的盛情好意,但是,我在单位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所以不能答应您。不过,如果您那里有问题,我可以帮着分析解决。”郑久强婉拒道。
       郑久强成名以后,名气大了,成明星了,很多民企纷纷来“猎头”。
    “唐山周边以及山东日照、临沂的不少企业找过他,有的开出年薪百万元,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在他的影响下,这么多年,我们一钢的炼钢工没有一个跳槽的。”转炉车间炼钢炉长张浩长告诉记者。
       对于这个问题,郑久强说,虽然自己取得了一些荣誉,但是,没有企业的培养,没有工友的参与和支持,没有工作平台的支撑,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荣誉都是集体的,属于全体一线职工,自己只是一个代表而已。“我不能拿本属于团队的这些荣誉去换钱!如果我走了,对不起这些弟兄,无法面对企业,良心上过意不去!”
      郑久强认为,职工和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的根在炉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依然在河钢唐钢。”
      把个人奋斗融入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忠于企业、忠于职业、忠于责任,让郑久强的人生爆发出夺目的光彩。
   “人要懂得感恩,对于现在,我特别满足。作为一名普通职工,在炉前默默工作,有一天竟然登上人民大会堂、进入中南海,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颁奖,简直跟做梦一样啊!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但国家和企业却给了我那么多荣誉,这是到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实现的。”
       忠诚,让郑久强融入时代,心安理得,这是最高的荣耀。

工匠精神

 孜孜以求:改进,改进,改进……

    “ 在数据的大海中捕捉有用信息,连做梦都像电影《骇客帝国》里一样,眼前有一串串长长的数据在闪烁……”

     2011年8月6日,郑久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
     这是人社部命名的首批5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北只有两家。能够获得这个资格,是因为郑久强在2009年获得了有“中国技术工人诺贝尔奖”之称的“中华技能大奖”。
大师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仗,便把目光瞄准了“精细转炉操作、消除环保隐患”这一课题。“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环境是河钢唐钢的生命线。环境问题也是钢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破解这个难题,我们责无旁贷!”郑久强说。
       改进操作法,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源自于对长期冶炼参数的大数据分析、物料使用与设备运行的匹配契合,以及全员操作的规范和统一。这些数据不少于上百万个。“那段时间,上班忙工作,下班总结分析,连做梦都像电影《骇客帝国》里一样,眼前有一串串长长的数据在闪烁……”郑久强回忆。
       一天凌晨4点多,郑久强突然在梦中醒来,想起一年前的一次氧枪枪位运行轨迹,在脑子里反复推算数据,怎么也睡不着。就偷偷给妻子留了张字条,赶到单位,调出相关数据,自己运算了起来。直到得到一份满意的结果,才突然想起当天是周六,原本答应了要陪妻子儿子一起去北戴河旅游。刚想给妻子打个电话道歉,却看到了一条短信,“久强,你走的时候,我已经醒了。我知道你去单位了,今天还是我带儿子去北戴河吧。要记着吃早饭,再忙也得多注意身体……”
就这样,郑久强带领整个团队,在数据的大海中闯出了一条钢铁行业150吨顶底复吹转炉的环保操作之路。总结出全新的氧枪枪位控制方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环保操作法,规范固化全员炼钢作业的全过程,杜绝了烟尘外溢的可能。
如今的河钢唐钢,如同一个干净、漂亮的大花园。“我自豪!因为这风景中,也有我们炼钢人的一份贡献!”郑久强说。
近几年钢铁市场遇冷,面对新常态,河钢集团大力推行刚性资金管控,倒逼各子公司建立低资金、低成本的生产组织模式。所以郑久强的创新主攻方向也转向了降低成本上。“我们做的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就是‘双渣操作法’。”郑久强说,原先一炉钢炼完,渣子就倒掉了。因为渣子里还有一些有用的成分,双渣法就是先不倒渣子,让它与铁水反应几分钟再倒,这样能充分利用废料,有效降低成本。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难点就是“渣铁分离”。渣子与铁水反应后,会含有大量铁,如果不能很好地分离,铁就会随着渣子一起倒掉,在减少造渣料的同时又浪费了铁。
       “双渣操作行业内都在做,但渣铁分离却没有先例,完全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我们只能一炉一炉地盯,观测不同条件下的数据。”郑久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从2013年开始,先后优化了十几套方案,终于在2015年成型。“吨钢降低钢铁消耗6公斤,降低石灰消耗近15公斤,综合成本降低近10元,这样算下来,年可创效1300余万元。该操作法申请了国家专利。当然,指标的优化没有止境,到现在我们依然在对‘双渣法’进行改进。”
       延长炉况寿命是炼钢的重要课题,郑久强从节约补炉材料入手,总结出一套“造渣、调渣、溅渣”操作法,运用以后,转炉炉龄由6000炉提高到17000余炉,每年多创效益2000余万元。
       他首创了低合金品种钢冶炼操作法,推广后当年创造经济效益800多万元;他通过调整工艺促进钢轧成本持续降低,改善程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14年至今创效2.3亿元……

工匠精神

 薪火相传:是一份技艺,更是一种精神

    “作为钢铁行业来说,越是不被看好,我们越要打造出亮点来!我们要有气节,有钢铁人的志气!”

近年来,郑久强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师带徒等活动。“我们工作室大力鼓励创新,各种操作法都以主创者的名字命名,被职工们称为‘名人堂’。”郑久强告诉记者。名人堂的“名人效应”激发了更多职工立足岗位技术创新的热情,他们都以进名人堂为荣。
       炼钢工吴鹏自发研究如何提高一钢创效重点产品——高附加值的RH低磷低硫钢冶炼成功率问题。郑久强得知后立即对吴鹏悉心指导。三个月后,“吴鹏‘两点一线’操作法”,通过了郑久强创新工作室的鉴定。在厂内推广后,此钢种的炼成率提高12%,年可创效800万元。
       徐伟2008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在郑久强的悉心指导下,用了6年时间成为河钢唐钢史上第一位大学生炼钢工,并多次夺得河北省以及河钢集团技能比武状元,2014年获评省劳模。
       近几年来,郑久强工作室成果丰硕,桃李芬芳。申报了15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产生先进操作方法12项,已经申报职工岗位创新成果28项。涌现出4名省部级以上劳模,2名市级劳模,6名公司级劳模,8人10余次获炼钢状元称号。
      郑久强通过技能比武脱颖而出,为广大职工树立了标杆。现在参加公司比武,车间得先预赛,因为报名的人太多了!职工的择业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前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干一线炼钢工,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冲着郑久强来到一线,提升了整体素质。职工们主动参与岗位创新、技术攻关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郑久强说,他一直秉持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的两句话:外部环境不好的时候,正是企业练内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左右市场,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工作。“作为钢铁行业来说,越是不被看好,我们越要打造出亮点来!我们要有气节,有钢铁人的志气!河钢现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我们要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已经在南非和塞尔维亚签约建钢铁项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体现在人上,现在我的目标是带出更多的人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开创新局面。”
工作上甘为人梯,生活中急公好义。
     “我永远忘不了久强大哥的雪中送炭。”张军告诉记者,2002年,他的母亲住院需要做手术,家里困难拿不出手术费。正当一家人犯愁时,被郑久强得知,下班后塞给张军3000元,并带领全班职工到医院看望老太太,把张军感动得直掉眼泪。
      “郑久强很有爱心。他曾经给一个从其他分厂调到他班组的职工的弟弟上大学提供学费,还资助过云南的一名小学生。”张浩长告诉记者。
          记者求证郑久强得知,2000年他通过河钢唐钢工会资助云南省镇沅县小学生解子清,直到小学毕业。另外,1996年郑久强曾经资助过一名唐山的单亲女孩完成小学学业。目前,郑久强与本厂一名困难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
然而,功成名遂的郑久强,对家人却有一份深深的愧疚。
2015年5月,河钢集团举办郑久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报告团成员就有郑久强的儿子郑章。“第一场报告会在承钢进行的时候,我是第一次听到他讲。”郑久强说,在台下听儿子做题为《爸爸,您是我心中最高的山》报告的时候,往事一桩桩、一件件涌上心头,忍不住热泪盈眶。
         是啊,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妻子承担了所有家务,为了不影响他休息,妻子经常把孩子抱出去,一转就是半天;儿子从小到大,上学接送、作业辅导、开家长会、成长教育、生活照顾,他几乎都没做过……“前几天媳妇还说,你看人家都是两口子一起出去旅游。我说:那只能等到退休了再加倍奉还吧!”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灵魂触动,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郑久强扎根一线26年,传承钻研、专注坚守,精益求 精、追求完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甘于平淡、无私奉献,虽无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平凡中的伟大最是动人。
        或许,这正是“工匠精神”的精髓。